武汉首批核心医疗技术评审58个“强基技术”项目直击基层医疗的难点痛点
文章来源: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| 发布时间: 2025-08-19 15:54 | 字号: 大 中 小 分享到
8月1日,武汉市首批核心医疗技术评审活动“强基技术”组综合评审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举行,58个项目现场分两组进行展示。项目直击基层医疗的难点、痛点,得到专家组评委的青睐。评审专家们表示,“向基层推广”不仅涵盖湖北省内基层医疗机构,更应面向全国基层单位,打响武汉“医疗名片”。
此次评审项目涵盖微创技术、内镜诊疗、中医特色等领域,突出“性价比”与可及性。武汉同济医院泌尿外科余虓教授团队参与研发并主导推广的“柔性导航负压吸引导引鞘输尿管软镜超微创即刻清石术”,实现肾结石手术的革命性突破,真正意义上“即刻清除结石”。与传统手术的入路方式不同,这项技术通过尿道建立手术通道,可最大限度保护组织。
武汉协和医院蔡开琳教授团队创新研发的“消化道瘘内镜辅助腔内持续负压吸引术”,通过内镜与外科协作模式,简化传统多期手术流程,基层医生经短期培训即可掌握。蔡开琳同时呼吁,该项技术亟待纳入医保范围,以便惠及更多患者。
儿童呼吸道畸形如同体内的“复杂暗道”,需要多学科医生联手,进行长期管理。武汉儿童医院陆小霞教授团队,依托呼吸内镜平台,构建起一套精准诊疗集成技术,能实现早期识别、精准诊断和系统干预。
在现场发现,中医特色技术在基层应用广泛。湖北省中医院周仲瑜教授的阴阳调理灸,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的中医药特色技术传承专项,采用湖北蕲艾隔姜铺灸,根据患者体质和节气选穴施灸,对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效果显著。团队还制定了操作规范,让基层医生有章可循。
“这些项目都来自临床实践,直击痛点难点。”评审专家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何清教授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,“它们专注常见病诊疗,还融合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,不少技术适合基层推广,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意义重大。”
“‘强基’赛道旨在遴选适宜‘下沉’的技术,核心评价指标并非技术有多么高精尖,而是有没有推广价值,包括能不能解决问题、好不好学习掌握、诊疗费用高不高等等。”评审专家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姚岚教授认为。
“通过层级分明、目标精准的推广策略,才能将先进技术真正下沉。”姚岚表示,武汉市通过开展首批核心医疗技术评审,遴选适宜“下沉”的技术,极具创新性和借鉴意义。此举可推动优秀医疗项目在基层落地应用,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——大医院集中精力攻克疑难杂症、推动医疗创新,基层医院则能更好地承担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疗工作,从而有效促进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