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卫生健康委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武汉市人民政府无障碍

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196号提案的答复

文章来源: 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 | 发布时间: 2025-09-01 16:18  |  字号:   分享到

感谢您对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关注,您提出的“关于中医药文化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”提案收悉,现结合有关单位会办意见,综合答复如下。

一、当前工作开展情况

(一)关于“设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”方面

我市始终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建设,武汉市中医医院、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成功申报2024年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。推动在武汉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中医药博物馆,拟规划建设成建筑面积5700.00㎡的独体3层建筑,设置中医药历史文化展区、中药材科普展示区、中医诊疗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域。加强博物馆与湖北时珍实验室、湖北中医药大学在中药标本、中医药典籍、文献、科研数据等方面的共享与整合,推动在符合科研规范和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开放部分数据和科研成果,用于科普展示、中医药文化和中小学旅行研学教育等宣传活动。

二)关于“开发智能导览系统和创新沉浸式体验项目”方面

市文旅局联合企业开发“中医药元宇宙”体验馆,利用全息技术还原《本草纲目》采药场景。在部分景区试点AR导览系统,嵌入中医药文化科普内容;支持企业开发“武汉健康旅游”APP,整合全市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信息,涵盖各中医医疗机构特色诊疗服务、中医药文化场馆活动安排、提供中医药体验的旅游景区等,极大地方便游客查询与预订。创新沉浸式体验项目,以叶开泰中医药文化园为例,已成功推出虚拟现实针灸体验项目,游客借助VR设备能模拟体验针灸治疗过程,运用3D投影技术生动展示中药炮制过程,让游客置身古代中药作坊。

(三)关于“举办中医药文化节和推动中医药跨界合作与国际推广”方面

建立中医药文化宣传的常态化机制,连续三年开展市中医药文化宣传周系列活动,年均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。各区同步开展各类中医药文化宣传大型活动,汉阳区将中医药主题融入知音文化节,设置药膳品鉴、古法制药体验区,实现传统文化与健康理念的有机融合;黄陂区、江夏区打造中医药夜市作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创新阵地,设置中医传统疗法体验区,现场开展中医药文创产品展销,将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;以特色古镇、民俗文化街区为依托,搭建中医药文化科普长廊。

推动中医药跨界合作,加强国际推广。支持黄陂、蔡甸等区依托中医药资源开发特色旅游线路,开发“江城中医养生之旅”主题线路,串联归元寺禅修、东湖药浴、知音号药膳等体验。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等,汉阳区的叶开泰中医药文化街区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,设有中医药文化博物馆、国医堂、古法炮制技艺传承基地等核心设施;新洲区“紫薇都市田园”等景区结合药植园开发研学旅游产品,让游客深入了解并认同中医药的价值。开展中医药进校园活动,构建“课程+实践+体验”框架,通过校本课程、实践基地等提升活动质量,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校园生活。

国际推广方面,我市已成功举办多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,其中2025年健博会汉口北分会场设立了道地药材、药食同源、中医非遗、中医门诊、产业创新、保健饮品、时珍传承、中医体验、辅助生殖等九大主题展区,让参展参会嘉宾全方位感受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,展示了我市中医药产业成果,吸引众多国际企业与专家交流合作。

(四)关于“健康食品研发”方面

我市在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研发方面拥有良好基础,市内多家医院结合自身特色与患者需求,研发出一系列深受欢迎的中药茶饮。如市中医医院推出预防流感的扶正防疫茶,选用黄芪、防风、白术等中药材,帮助增强人体免疫力;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对上班族用眼过度问题开发护眼茶饮,通过合理配伍,帮助缓解眼睛干涩、疲劳等症状。市中医医院携手黄鹤楼集团对院内经方、验方、茶饮方进行开发,以适应特定人群、多应用场景,满足睡眠障碍、护肝养肝、男性保健、女性美容等药酒类产品的市场需求。企业方面,叶开泰依托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,成功推出一系列养生茶饮,如以菊花、枸杞、决明子等中药材为原料的清肝明目茶,深受消费者喜爱,并入选了“武汉礼物”旅游商品名录。我市中医药产业园建设也积极布局中医药大健康细分赛道,积极对接外地药食同源大健康企业入驻。

(五)关于“注重人才培养”方面

深化校地协同培养机制,联合市文旅局与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加强合作,开设“中医药旅游”交叉学科课程,培养兼具中医药专业知识与旅游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同时支持人才引进,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。

二、下一步计划

下一步,我委将联合市文旅局等相关部门,以“中医药+文旅+科技”为抓手,继续推动中医药文化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,助力武汉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
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与资源整合,加快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。

二是深化人才培育,联合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开设“中医药健康旅游”交叉学科,培养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的复合型人才,推动中医药旅游高级人才的引进和招聘专项。

三是推动产品创新与品牌推广,继续充分利用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等国际平台开展宣传,培育中医药文创企业开发特色产品,提升品牌影响力,加快建设武汉中医药博物馆,同步拓展中医药数字化体验项目。

衷心感谢您对中医药文化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宝贵建议,我们将认真落实您的建议,全力促进中医药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增效,期待继续得到您的悉心指导。